前几天赶在最后终于把心心念念的莫奈展看了,莫奈是我最爱的画家之一,也是我最爱的印象派画家之一。
我想到,要是几百年后也有这么多人在美术馆如此真正地欣赏我的作品,我肯定要幸福地忍不住掀开棺材板。
这个堪称日本史上规模最大的莫奈睡莲展,展出了 64 幅真迹,除了少量习作,其余都是非常重量级的作品。其中约 50 件来自巴黎莫奈博物馆,与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及其他日本收藏的画作一同展出,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排队排了一个半小时才成功买到票,但是这次绝对是这些年我看过最棒的展览。租了一个讲解器,尽管场馆里每幅作品前都有非常多的人,但是一戴上讲解器耳机,我就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沉入那个莫奈的世界。
展览一共分为四个展厅,五个章节,从莫奈创作睡莲主题的初衷、睡莲池的打造,到后面经历战争和白内障的困扰,娓娓道来,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作品,而是整个灵魂故事。
我喜欢前几章的平静和浓郁的色彩,莫奈花很多心思打造那个睡莲池,看着每一天的光影在睡莲池上的变化,看的是睡莲,却能感受到清晨和傍晚,还有火焰般的晚霞,是平静和丰富,是糙中有细。
我也喜欢后面两章,这是到莫奈晚年时期,一是对一战的无力和痛苦,二是深受白内障困扰,画面和颜色变得更加狂野和奔放,但是在狂野之中也能看到莫奈对生命和美的细腻感知,那是对命运的抗争,那是对战争中受苦受难人民的哀悼。
莫奈晚年一直深受眼疾困扰。创作日本桥相关作品的几年,莫奈的白内障越来越严重了。莫奈93岁时,到这时右眼甚至快瞎了。后面做了手术之后稍微恢复了一点,但是还是有非常严重的黄绿色偏。但是他还是坚持创作。
“当一名歌手失去声音,ta就会退休。当一名画家做了白内障手术,ta必须要放弃画画。然而放弃画画才是我万万做不到的事情。”
我喜欢那几幅垂柳。有几幅巨大的垂柳,有一点仰视,没有天空,所有画面都被垂柳占据了,树干是红色的,在中间顶天立地,非常醒目。然后是漫天的垂柳,这种扑面而来的巨大感受,甚至溢出了作品画面的尺寸,直击观众的心灵。
一则轶事:
三个日本人来参观莫奈工作室,看他在画这个垂柳。其中一人很好奇,就忍不住问:这种红色树干和绿色垂柳叶子的对比,他很好奇,这颜色都是对的吗?
莫奈回:你知道的,我曾经那些有漂亮色彩的老作品,曾经总是被人们批评说色彩很怪异。所以现在你看到的这些色彩你会觉得很怪异,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会感叹,这色彩真美啊。
Well, my old paintings which you now creates? as having beautiful colors used to be criticized by people as having strange colors. So although these colors may seems strange to you now, people in the future will come to see they are indeed really beautiful colors.
过了一些年莫奈去世之后,他的睡莲相关作品被放到博物馆中展出,深深抓住了观众们的心。
莫奈曾经在睡莲池塘边上打造了一条玫瑰小径,从玫瑰园看见的家屋,这个系列的三幅作品是他生前最后做的一个系列作品。这颜色混得真美啊。左上角若隐若现的是房子。是自己住了 40 多年的地方。
从这里看过去真美啊。
“迟早有一天,我看到的一切都会变形且令人困惑。这样是无法忍受的。如果我不能像现在这样看到自然,我宁愿保持失明,保留我一直以来所见之美的记忆。”
1914年一战爆发,莫奈开始沉浸于创作巨幅作品,他表示工作能让人避免思考那些让人伤心的时代。“我很羞愧,我自己在研究这些不起眼的色彩和形状,与此同时,有又有那么多人正在经历死亡和遭受痛苦的折磨。”
一战结束后,1918年11月,他写信给自己的老朋友,总理乔治·克列孟梭 Prime Minister Georges Clemenceau,捐出了这两幅作品,用来庆祝一战的结束。
垂柳用来缅怀,象征悲伤和缅怀之意。莫奈想象各种人在看这幅作品的时候,进入平静的冥想状态,想象自己被这在无尽的、画作中的水所环绕。池塘边的水面上有垂柳的倒影,真实的垂柳部分和水面倒影中的垂柳失去了边界,合为了一体。真实与幻象在流动的微观世界中结合。在某种程度上。
另外一幅的垂柳,一棵树的下半部分树干,加上一半垂柳贴近水面,隐喻着一个人在低头哭泣。
以上内容大部分是边走边记录的,另外站在每幅作品前边观察也边写了一些感受。因为只有第三个展厅允许拍照(八幅作品),而且手动记笔记也让人更加印象深刻,更具沉浸不被打扰,另外特展的场馆都在地下室一层和二层,最下面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沉浸理由。讲解器也让人从人流中隔离出来,一下子进入深度沉浸模式,讲解器中的内容也非常好,让看展体验上了好几层楼,建议去了都租。特展不算大,我也在里面流连了三个多小时。
东京的展览现在结束了,不过后面会到京都继续展出,错过的还有机会。这个展览真的非常喜欢,可以看出是非常精心策展而且水平极高。艺术品商店的周边也忍不住买买买,买了一些明信片和展览限定画册。本次展览综合质量及体验(除了人真的很多)非常非常好,强烈推荐。
可以通过本人推文视频看到画册的简单翻阅 => x.com/Philo2022